WAIE人工智能展会 

全国咨询热线:400-8732-580


深度解读中国制造2025

来源:人工智能展会官网 浏览:4577 发布时间:2019-01-22

本文将主要分析【中国制造2025】中的关键点以及背后的政策红利,便于简单清晰理解中国未来工业领域的发展的方向;

QQ截图20190122111031.png

一、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

Ø 2020年 基本实现工业化,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,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。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,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,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。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。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、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。

Ø 2025年 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,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,两化(工业化和信息化)融合迈上新台阶。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、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,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。

Ø 2035年 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,重点领域发展取得重大突破,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,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,全面实现工业化。

Ø 2045年 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,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。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,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。

二、智能制造

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,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,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,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,依托优势企业,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、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、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、供应链优化,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/数字化车间,在基础条件好、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、行业和企业中,分类实施流程制造、离散制造、智能装备和产品、新业态新模式、智能化管理、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。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,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,到2020年,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,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%,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%,不良品率降低30%。到2025年,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,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%,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%,不良品率降低50%。

三、政策分析

1、红利解读

我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,建立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,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车间,初步形成了若干可复制可推广模式,5年来,智能工厂在许多企业落地生根,而作为《中国制造2025》核心的智能制造,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:

Ø 一是研发出一批智能化产品;

Ø 二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制造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,使生产和管理过程实现智能化;

Ø 三是在微观的企业层面,实现信息的充分交流和共享,建立工业互联网或物联网。

2、优先发展

v 广州  截至2017年底,广州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700多家,高新技术企业总量排全国第三;

v 苏南城市群  苏南5市(镇江、南京、常州、无锡和苏州)成为"中国制造2025"试点示范城市群;

v 珠江西岸城市群 珠江西岸的六市一区具体包括:佛山(顺德)、中山、珠海、江门、阳江、肇庆,这是广东省内先进制造业的集中地,也是其经济腹地;

v 长株潭城市群 加快实现湖南省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,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作出新贡献;

v 合肥 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,拥有37个工业行业、200多个工业门类、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。去年,该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。未来3年试点期,该市将立足"中国制造2025"试点示范新起点,全面落实"制造强省"部署,力争建成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市;

3、红利产值

Ø 《2016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调研报告》预测,到2025年,我国智能制造能够完成超过50%的进程;2035年,能完成70%的进程;2045年,能够完成90%的进程。在2049年时,智能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,甚至在若干领域引领发展;

Ø 中投顾问发布的《2016—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认为,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约20%;

Ø 以航空航天、船舶车辆等精细工业为例,许多结构复杂、加工质量要求高的零部件,采用在线监测、工况实时智能控制,显著提升制造品质和效率。而智能手机、超极本、智能电视、机器人等产品也正是由于智能生产线对精密化部件的高品质、大批量制造,得以工业化生产;

来源:TEETRAK蒂普泰柯